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新军事变革 1
第(1/3)页
在唐帝国的军事体制中,总参和国防部都是军队的统帅机构,但却又有所不同。
在总参谋部掌管着军队的作战大权,拥有调兵之权。尤其是在紧急状态下,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绕过国防部直接下达命令,总领全军。
在它下面,设有参谋本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参谋本部主要管理作战、作训、情报工作;总政治部主要管理组织、宣传、内调工作;总后勤部主要管理采购、仓储、运输、财务、医疗等工作;总装备部主要管理定标、检验、军兵种、换装以及牵头预研等工作。整个帝国军的作战流程是:皇帝向总参谋部下达命令,总参的参谋本部向各战区下达命令,各战区直接指挥战区内的陆海空三军。
国防部主要承担辅助工作:装备研究、军事理论研究、争取军费、对外交流、动员预备役等,看起来更像是服务性工作。国防部同时又是内阁的一个部门,在国防部下属的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也只是行政机构,无权对下级部队发布命令。
由此可见,虽然国防部长与总参谋长都是元帅军衔,但总参谋长林项东才真正掌握了军队实权。而且实际上,作为第一副总参谋长兼参谋本部总长的邢文军大将反倒比国防部长许期忠更具实权了。
1932年4月,根据帝国高层的授意,整军备战的“帝国再起”计划的第二阶段就要启动了,其核心计划是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之上,突出重点,要体现出对具体目标的针对性,总参谋部与国防部共同牵头组织。
作为帝国军三大智库之一的国防大学(另外两个是军事科学院、国防战略研究所)当然要投入主要力量了。季献捷当然想到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刘仁俊了,刘仁俊在接到命令后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北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yvxw.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