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四门谢氏_寒门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四门谢氏

第(2/3)页

清楚。对这些人他们表现的比谁都亲近,而对旁的人,他们的态度则是冷若寒冰。

  刘老夫子一一翻阅考卷,有的文章只匆匆扫过一眼便皱起眉来,有的则是看了足足盏茶的工夫。

  谢慎眼皮都有些打架,心中暗暗腹诽,这老夫子也太矫情了,一篇文章需要看那么久吗?他这篇文章早有腹稿,加之脱胎于状元文稿,自然是信心满满。

  这次他不得头名谁能得头名?那刘老夫子便再是庸碌之才也不会傻到不识好货?

  “哪个是谢慎?”

  啊!刘老夫子在叫自己?

  谢慎一个激灵,望着不远处的刘老夫子连忙道:“学生便是。”

  “心存乎民与道,见周王无已之学焉。”

  刘老夫子捏着考卷走到谢慎身侧沉声问道:“这篇时文可是你作的?”

  谢慎点了点头:“确是学生作的。”

  “好,好啊,想不到四门谢氏又出了一个英才啊。”

  余姚县像其他各科举强县一样,主要的科举奇才都集中在几大家族上。在弘治朝,科举运势最强盛的家族莫过于烛湖孙氏,四门谢氏,上塘王氏这三家。

  相较于其他两家,谢氏的鼎盛更多是因为出了谢迁这尊大佛。谢迁是成化十年的乡试第一也就是解元,成化十一年又是进士第一,取得状元,连中两元实在是变态。后来谢迁的次子谢丕于弘治十八年中了一甲三名进士,谢迁父子二人皆进士及第,翰林为官,一时传为美谈。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四门谢氏称得上真正的世家,其先祖可以追溯到西晋,当时一部分谢氏子弟迁移到会稽后徙至临海,又于宋末迁至绍兴余姚。

  若要真的追论起来,自己这一支五服之前和四门谢氏还是同源呢。

  不过这个刘老夫子一定是搞错了,现下自己这一支无论如何是不会被归到四门谢氏的。

  “额,学生并不是出自四门谢氏。”

  不管怎么样,谢慎是不会做招摇撞骗这种事的,又不是没有实力,何必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yvxw.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