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 米雪篇
第(2/3)页
歹说后依然一意孤行的叫着“红姨”,换作其他的笨蛋后妈们早就卷袖子抄家伙一脚踢出甘家大门了,然而红姨很聪明,扮失落,扮委屈,扮作通情达理,最后招来全世界的同情和众人对阿卡的“盖棺定论”:忘恩负义,不识好歹。
米雪红姨的聪明还在于她擅于伤人于无形之中,不仅旁观者不知,就连被伤者也懵懵懂懂。表面上,红姨这个后妈真可谓是仁至义尽,打着灯笼也不容易找,不仅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阿卡对她的不尊重不承认,还供阿中去英国游学,一年多次的去英国探望阿中,动辄买给阿中昂贵的“英超”联票,杜比音响,相较之下,同样在英国游学的亲生女阿秋可没这么好命,不仅零用钱受限,只能以二手车代步,还得出外兼职。只有明眼人才知,这无疑是在用“宠溺”与“娇纵”来毁掉阿中的将来,阿中出国游学的时候仅仅是个十二岁的小孩子,贪玩是天性,红姨非但没有限制他在国外的玩乐与消费,还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鼓励他去玩去挥霍去享乐。出国游学是本着磨砺闯荡,学会独立的目的,红姨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否则她也不会如此苛刻的要求自己的心女,她对阿中的放纵,无疑使得阿中游手好闲,荒废学业,其用心之阴险,算计之缜密,可想而知。然而旁人不知,只觉得红姨全无私心,对荷妈的孩子是有求必应。而阿中,仅凭他一口一个“妈咪”叫的很自然的样子,就知道他有多么依赖红姨了。
米雪红姨很小心眼,会恨阿卡的不领情,但是她决不会把这仇恨表现在眼角眉梢,一言一行中,免得招人话柄。她不仅会不经意的把她的“失落”转给说话够分量的Jo饱,叫Jo饱出面教训阿卡,还会叫“莲子蓉”带阿卡去炒股票,当然,教唆阿卡炒股票决非犯法之事,红姨大可以振振有辞的为自己辩护:“炒股票也是一种技能么”,只是炒股一如赌博,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股市有风险,风险小至破财消灾,大到家破人亡。红姨对心女是“望女成凤”的,假如阿卡是她的亲生儿子,相信她也会本着“望子成龙”严令阿卡远离股票,就算阿卡不听劝执意炒股,相信红姨亦会不时的泼他冷水,而不是煽风点火。
米雪红姨这个后妈很有本事,表面上,她对荷妈的孩子们有求必应是吃力不讨好,其实她是真正的胜者,不似其他后妈用恶言恶语用拳打脚踢来苛待孩子,而是绵里藏针,笑里藏刀。恶言恶语,拳打脚踢并不足以使得一个人一蹶不振,而放纵与宠溺却有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和荷妈一道生活的三个孩子,阿好“管家仔”,孝顺公公爱护妹妹体贴荷妈,阿月虽然偶尔固执任性,但是黑白分明,阿庆的坚忍与自强也不用多说。而在红姨所谓的“管教”下,阿卡沉迷于股票,阿圆亲情观念欠缺,阿中出场不多,次次是郁郁寡欢很自闭的样子,较之于学业有成的阿秋,旁观者自会清楚红姨的真面目。只是当局者迷,如Jo饱之流的人,估计只会怪阿卡阿圆阿中不成器不长进。红姨?陪你们读书送你们出国,已经够仁至义尽啦!……所以红姨当后妈的水平着实叫人叹为观止,一肚子坏水不算,心思缜密也不算,沉得住气才算本事,蛇蝎后妈唔易做,有水平的蛇蝎后妈更唔易做!……宫心计·钟雪霞
钟雪霞钟雪霞,坚强硬朗,行事果斷,天性孝义,因为错失出宮机会而未能见亡母最后一面,终身抱憾,人变得自我保护,对人抱有戒心,行事以利己为先。
钟雪霞与阮翠云同年入宮,多年来情同姊妹。直到某年皇帝大赦,为贺阮有幸被选出宮,送上精致糕点饯别,谁知好心着雷劈,阮发紅出疹,指责钟为頂替出宮,存心陷害。钟清者自清,只痛心多载姊妹情谊竟不堪一击。钟收拾心情,一心出宮侍母到老,谁料被人诬陷,指其盜取宮中物品,失掉出宮资格,其母一心与爱女相聚,得知好梦难圆,伤心病殆,钟未及送亡母最后一程,悲恸不忿,认定栽赃嫁祸者就是阮,二人从此情断,势不两立。
宫心计太监布吉祥一直对钟心存好感,照顾有加,对锺利用自己图利并未介怀,钟亦心知布真心相向,更有对食之意,但一直采取拖字诀。最终以为有伴有家之时,布竟遇险,好梦难圆。钟误会一切是阮所为,决定要以牙还牙,令阮生不如死。布曾向钟透露当年阮暗中产子,弃子河中,布意外窥见,不忍稚子无辜,悄悄救之并作安排,钟利用这个秘密,要胁阮放弃尚宫之位,阮惊闻儿子尚在人间,惊喜交集,毫不犹疑就答应钟要求,钟失至爱,得高位,但仍难弥补心灵寂寞,一腔怒火发泄在阮身上。
2009-【宫心计】-钟雪霞真相大白,杀害布者非云,二人重修旧好,并在三好身陷囹圄之时挺身而出。雪霞与布公公
很感动很真挚的一段感情完全是精神上的新萍踪侠影录·叶盈盈
2010-【新萍踪侠影录】-叶盈盈大太监·慈禧
2011-【大太监】-慈禧2012万千星辉颁奖典礼
国色天香与黎耀祥
仪态万方这个娇小女人,其实很强大就连对于爱情,她也有着香港女人少有的执著。18年来都苦守着一个叫尹志强的癌症情人不离不弃。
米雪他是香港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号称“亚洲第一中锋”。两人谈了近30年的恋爱,却一直没有结婚。不是他不想娶,而是她不愿嫁。但这也并不妨碍她在凌晨4点拍完片子后,支撑着疲累的身体回家煲汤,再去医院探他的病。
米雪尹志强这个沉默但坚强的男人,是她的感情归依。在她看来,不嫁也好。若已然是老夫老妻,他也不会在2005年她生日之际,送上一匹叫做“晨曦映雪”的赛马,让她仍然享受到浪漫之趣。在心态上,她仍是少女。
与尹志强所以才能突破年龄界限,重战江湖;所以依然有梦,徘徊在有情鸳侣的童话里,不肯离去。“会做梦的女人,永远是不会老的。”这是刘松仁当年在《秦始皇》里对米雪说的台词,细细想来,果然贴切无比。
与雪梨1992年,尹志强患上鼻咽癌,米雪一直悉心照顾,“他追我追得那么辛苦,现在也该轮到我为他做点事情了。
与尹志强我们小时候电视里的米雪,兔牙是她最可爱的招牌。
米雪成龙曾承认米雪是其梦中情人,出道初期被爆暗恋米雪8年,米雪只承认他是密友。
旧闻在整个上世纪80年代,香港所有的报刊和杂志,一旦销量有问题,首先想到的救命绝招便是找她拍封面照,因为有她做封面的杂志,一定卖个满堂红。她是米雪,真名严惠玲。她有一双并不太美的手伸出来,黝暗瘦削,青筋横凸,似经过风雨无数。也只有这一双手,才可以出卖她的真实年龄——将视线抬起35度,看到她的面容,仍旧是明眸皓齿,雪肤花貌。
米雪“这对手怎么可能玉雪可爱?”她叹息:“拍戏那么多年,又插沙又擦地又插炉,而且成日握住刀剑舞。最辛苦是它,最难看也是它。但我从不介意。”
与钟镇涛是,她不介意。不仅不介意不够美的手,也不介意混乱的家事与沧桑的情史,就连事业奔波,男友重疾,她也统统一笑置之。
米雪这便是米雪,明眸善睐了半个世纪。“松仁玉米”传奇
松仁玉米据说“松仁玉米”是不少女同胞非常爱吃的一道佳肴。
米雪刘松仁正所谓松仁美味,玉米营养,美味加营养,足令人大快朵颐。不过我们这里所说的"松仁玉米"实际上是香港最最经典、最最资深、最最登对的一对"荧屏情侣"的"昵称":松仁者--刘松仁是也,《京华春梦》中纨绔子弟金镇西、《萍踪侠影录》中一代侠士张丹枫、《八月桂花香》中清末巨贾胡雪岩的扮演者;玉米指的则是俏佳人米雪,当年风靡神州的《霍元甲》中娇俏可人的大家闺秀赵倩男就是她的杰作。武侠帝女花·长平公主年轻的时候倒不曾迷过米记,相反却是最近看她夺08视后才对她关注起来,诸多的资料与影像,这个女人身上刚柔相济的特质熠熠生辉,性格,处事,既真诚得体亦通融圆滑,真的大爱。鲜少有人像她老了倒比年少时更妖娆美丽,风韵气质远胜当年,真真儿是个异数。长平这个角色,佘诗曼演过,汪明荃演过,佘版看过,不过是TVB化了的韩剧罢了,汪阿姐的版本亦只挑过饮砒霜那个地方对比,汪扮相倒是颇为清丽,只可惜那位附马与松哥一朝相,立马被PK下去,惨不忍赌,一直想,刘松仁当年若不为情义回归亚视,而留在TVB与汪搭档演出帝女花,那是否又是另一番景象?
长平公主看米记的长平,想到崇祯说的话,皇儿你为何不是身为男子呢?错生于帝王之家也就罢了,偏又生为女儿家,一身的才华空置,不知史上真正的长平如何,米记的长平是个几乎找不出任何缺点的完美公主,美丽聪明,外柔内刚,棋琴书画是免不了的精通,居然还精通占卜易卦之术,偏也不至于此,她竟还有人所难及的政治才华,不管周世显也好,崇祯也好,都远不及她的运筹帷幄,长袖善舞。她的才华,其实是先由她的政敌的肯定,比起派个人玩刺杀游戏的昭仁,左云苓说,这个人更加可怕十倍,长平公主(一字一句),从最大反派嘴里说出这样的话其实也算是一种肯定了吧,而她当时甚至先天有疾,不会武功。
长平公主她的身分决定她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皆以皇室国家为重,儿女私情无论亡国前与亡国后对她而言皆是小节,若当初袁若飞肯放弃过去仇怨归附明室,她未尝不可下嫁于袁,下嫁周世显也不是因为情钟,亦不过大半为政治需要,她与周倒更像是一对志趣相投的革命义士,为了自己的理想牺牲一切在所不惜,爱情沾上政治,总是不那么纯粹,即便是有江山做背景也来得不是那么荡气回肠,或许,在那个年代,生为公主,她亦真的没有选择,米记演长平演得极好,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即使在她不会武功时亦散发出来,个人倒是喜欢国破后她流落江湖的妆扮,毕竟公主那几套行头有些过于戏曲化,原本灵秀,其实不适合浓妆,荆钗布衣,方见伊人真本色。只是,从始至终,竟很难热爱上这个角色,或许是觉得米记应该能做得更好,或许是觉得编剧应该更于情字上给她空间,看她方知为何金庸说太有政治才能的女子不讨人喜欢,权术,心计,城府,无一不缺,不是无情,而是她的情在那个大环境下无法来得纯粹。
长平公主其实比起她,任性刁蛮的昭仁或者更像个娇生惯养的公主,她爱憎分明敢爱敢恨,自是比不了长平的成熟得体,她即使不遇到袁若飞也不会对吴三桂这类人动情的,她这样骄傲的少女,不会对一个对自己唯唯是诺的人情钟,何况,又早早的邂逅了那挟带浪子气质与江湖气息的袁若飞,第一眼,其实已经认定。他身上有太多像她这样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所向往的东西,桀骜不驯的气质吸引住那个同样有叛逆情结的昭仁是理所当然。只是,太年轻了,所以无法了解爱,爱,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爱。对袁若飞那样的男人,摆出公主架子固然无用,曲意承欢也不见得有用,每每到最后总是不欢而散。越是驾驭不了这个男子越是泥足深陷,金枝玉叶之身为何却偏偏不得这男子一眄?误以为他身亡伤心欲绝,为他绝决离宫出走,原以为是得偿所愿的洞房花烛没想到却换来他不留余地的拒绝,这样的奇耻大辱情何以堪,回手一剑香消玉殒,至死,袁若飞才知这昭仁性子刚烈情深到何种地步,伊人已逝,纵然以血书下爱妻昭仁之墓,纵然为她立志终身不娶,又有何用?其实看到这里的时几近目瞪口呆,万没料到她如此决绝,后来方知不过是为了带出陈圆圆,她不得不死,余安安很美,演技纵还谈不上绝佳,但是昭仁与陈圆圆这二个性格迥异的角色基本上算是演绎到位的,只是比起陈圆圆后期的矫情,那生如夏花骄纵纯真的昭仁却更让人惋惜。
帝女花尊的袁若飞,白衣飘飘,英俊潇洒,智勇双全之余又不乏风流倜傥,知情识趣。于是,惹得昭仁死心塌地的爱恋,向来端凝的长平也未见得没有对他动过心,否则何来有缘无份一说?他是个界于江湖与庙堂间的人物,出身将门却成名于江湖。他是个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痛恨明室朝廷害死生父,一方面他又对长平情难自已,比起意气任性的昭仁,长平的大气谦和自是更易让他心折,他这样的男子需要人家尊重,若长平也像昭仁让吴三桂做贱役一样将他使唤,那长平再美再好,以袁若飞的个性无论如何不可能妥协遑论情钟。他虽对长平有意但还谈不上痴恋,发乎情止于礼,依然洒脱。二乔咏对天上人间,彼此俱听出对方琴外之音,被拒绝他亦只淡淡一笑自嘲。如果他能更洒脱一点这个人物想必更有看头。没有他长平他们未必能干掉曹化淳,可笑的是到最后才发现真正的仇人还是皇帝,这个是完全无法调和的矛盾,其实他还是放不下忠臣之后的桎梏,他其实比周世显看得通透,记得长平来找他请求他去救昭仁,他说过一句,你每次来找我都是有目的的。见他皆是有所求,真是悲哀。印象至深的是敌营里,他不用转身,谈笑间,一颗棋子了结那卑鄙国师的性命,然后和宝儿旁若无人的离开,绝顶高手的风度气质,无人能及。救长平,护太子,断臂落难,这是一场计不了回报也无法得到回报的付出,为国为民也好,为报所谓的知遇之恩也好,无论怎么样都似乎好难得到结果,有网友笑言尊和雪一起的戏皆无好下场,或落花有意或流水无情,想想的确是,袁若飞如是,曾静如是。端格格临死之前尚且不忘警告于他,何尝不是情重,关外苦寒,端格格是惟一温暖,几次三番袒护相救,又岂是仅止于报当初他守礼相救之恩,温文如玉的气质,谈笑胜敌的风采,这样的人怎可是阿巴泰之流可比?为这样的男子心折不足为怪,只是,终究亦不过只是一段有份无缘的单恋,只是最后一刻死在他的怀里,于她,可也算是幸福?
长平公主因为尊和松都不能做坏人,所以反派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予了莫少聪,左云苓这个角色其实很好,非常的立体并不模式化,当然他很坏,也有点变幻无常,一出场可以为了小狗而哭,转眼却可以含笑喂青蛇吃掉可爱的小鸟,可以杀掉二个爱自己且肚子里有了自己孩子的女人,一切坏事做来都得心应手之至,仿似是为了反派而反派,但他对扶养自己长大的曹化淳却一直感恩尊敬,不择手段的报仇也是相报这份情谊。老港剧的反派一般来说都有点模式化,左这个角色从始至终都非常一致,而且并不苍白单薄,莫的演绎也真的不错,还是值得一看。
帝女花刘松仁的周附马是为大爱,老刘年轻时候古装原是他强项,这个角色,恩,应该说是个非常简单的人物,他的想法好简单,就是爱国家爱公主爱人民。他身上有极其浓烈的文人气息,其实他比袁若飞更不适合留在庙堂,袁若飞再怎么恨崇祯,场面上还是过得去的。可是周世显不,他对不喜欢的人丝毫不假辞色,不管是尚是布衣初见长平时的直谏朝政,还是初当状元即在大殿直斥曹贼,亦或后来出使满清,对降将的鄙视轻蔑,皆是溢于言表的直接,进退酬祚间竟不给自己与他人留丝毫余地转寰。这样的脾性说得好听是耿直刚烈,说得难听就是不识时务了,也幸好明室亡得早,否则以他这样的书生性情要在官场里博弈,必会碰到头破血流不止。周世显不怕死,几次三番的豁出性命舍身成仁,被虏被俘死里逃生也不是一二次,他一直大节无亏小节无愧,冰天雪地宁愿冻死也不愿换满奴装束,面对对方有意折辱逼他牧马也是坦然接受,一切事情涉及到他自己他都会非常淡然,惟独触及大义却寸步不让。是个律己严待人却宽的人物。他虽正直却并不迂腐,所以追捕袁若飞时假作不见,所以会违君命冒险营救袁若飞,也没一枪杀了李自成泄愤,放过,有的时候其实更难。他对女子永远温文有礼又恪守分寸,是一个很君子的人。其实无论是贞娥亦或端格格都是虽着墨不多但却精彩备至的人物,不见得就比长平逊色多少,尤其贞娥自愿赴死那段,如此淡定从容也不见啼哭悲情之态,看帝女花我此处最受感动,周世显身为附马,心心念念皆是长平,再无丝毫余裕容得下旁人,贞娥甘愿赴死,一是相报昭仁,杀敌殉国,二恐怕也是自知自己这番心事原不足与他人道,既如此倒不如舍了自己一条性命换得他人平安逃离,贴身玉佩送出这是最后一点牵念,只愿周世显想起大公主时亦能记起贞娥半点,可是仅此所求亦是奢望,于是碎玉明志,刚烈秉性竟和昭仁如出一辙,周世显对她有敬有怜,从他心痛的看她决然而去的眼神,只怕也未必无一点点情意。只是心,早早就许给了另一个女子,无计可施。端格格临死之前尚且不忘警告于他,何尝不是情重,关外苦寒,端格格是惟一温暖,几次三番袒护相救,又岂是仅止于报当初他守礼相救之恩,温文如玉的气质,谈笑胜敌的风采,这样的人怎可是阿巴泰之流可比?为这样的男子心折不足为怪,只是,终究亦不过只是一段有份无缘的单恋,只是最后一刻死在他的怀里,于她,可也算是幸福?
长平公主周世显这个角色戏份上吃亏于长平和袁若飞,前期是略嫌苍白单薄的一个人物,他比那二位来得可怜,长平毕竟贵为公主且得崇祯宠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袁若飞亦有个千伶百俐且忠心耿耿的宝儿陪伴左右,只有周世显似乎永远都是在孤军作战,与时势斗最最可悲,人又怎斗得过大势,所以他身上的无奈与悲凉味道更重,编剧还算对得起他,在后期的时候,这个人物慢慢的羽翼丰润起来,尤其是最后期有几场戏的处理是为大爱,这个人物一下子立体起来。一场是他身受重伤尚在病中,当时早已国破家亡,天与地俱变颜色,他借酒消愁,悲痛难禁「国仇家恨,为何我如此没用?」大势已去,一个人又能如何,再无余力独挽狂澜,一通发泄后他颓然坐倒,「为什么不让我死?为什么不让我死?」泪流满面,竟然求死也成奢望。或者男子的眼泪更是动人的缘故,袁若飞最落魄时亦不会如他一般软弱与人前,但却偏偏就是这几滴眼泪,这个人物竟蓦地血肉起来,还有他生病倒于庵外,被长平救起,神智恍惚间相见,只怕自己亦不敢置信,所以竟不肯让她消逝于眼前,「不,我怕闭上眼睛就见不到你了」一句「不要走」,竟是哀求!这个人物从一开始略显薄弱到渐渐的活络丰满,演绎也是越来越渐入佳境。还有一场至重要的戏便是他逼长平相认那段,这几乎算是全剧最最重要一场戏,处理这类由浅入深,内敛凝重,全靠演员的表演及功力带出情感爆发高潮的戏是刘松仁至擅长的本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相见,明明知道是她,可是她却苦苦不肯相认,于是,一点一点的逼问,他自始至终对长平都温言软语,爱中有敬,只在此处,当说到悲愤处,他语气才有了变化,有几处竟有几分声色俱厉,既痛心又伤心,朝思暮想之人明明就在身前却抵死不肯相认,受尽千辛万苦,几度错失离合,换来的竟是如此结果怎么不让人痛惜伤情?他跪倒菩萨座前,「菩萨,我周世显自幼无父无母,虽然得中状元,贵为驸马,但是我大喜之日,就是我出使满清之时。我在塞外捱尽千辛万苦,有幸得返中原,但是大明已经山河变色。皇上梅山自缢,公主失去影踪。我走遍天涯海角,终于能够找到公主,但是为什么苦苦不肯相认?为什么苦苦不肯相认呢?」寥寥几句,即道尽一生孤苦,命途多舛。他自始至终眼泛泪光,说到这里终忍不住潸然泪下,终得长平轻唤一声「驸马」,于他而言,这轻声一呼远胜雷霆,过往苦难悲处皆是有了回报。这段表演极见演员功力,无论表情语气都拿捏到位,情感的层层递进到终极爆发,处理得圆转如意层次分明,这段戏是大爱初看即被震撼,之后几次三番重看品味,始终觉得老刘这段表现真是无懈可击,可圈可点。压倒性的引领了节奏与氛围。只是花无并蒂,树有陷浆,两心如一之时亦是命绝黄泉之日,冷月落花,含樟树下,红烛带泪,对饮砒霜,以生命为代价祭奠这份流离多难的爱情,有人说公主殉的是国,驸马殉的才是情,其实也不尽然,附马爱国未必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yvxw.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