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梅艳芳篇_美人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 梅艳芳篇

第(1/3)页

  梅艳芳年谱:1963年,出生于香港,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别名何加男(契父何冠昌所起)。

  梅艳芳童年家中两兄一姐,她排行最小。梅艳芳的父亲早逝,其母独力供养四名子女,全家仅靠母亲经营破旧的“锦霞”歌舞团维持生计,家境十分窘困。小小年纪的梅艳芳深受影响,加上本身具有音乐天分和表演欲望,四岁半便踏上舞台,与姐姐在香港荔园游乐场登台表演,两姐妹四处登台彼此照顾,感情非常深厚。

  梅艳芳童年她热爱世俗的离散聚合,独自一人,谁能说,孤独感带不来别具一格。她爱自己,也爱爱着她的人们,乐于满足,努力成就自己的期许。她短促的一生,曾真实炽烈的绽放过。

  梅艳芳梅艳芳是那种注定要成为一面旗帜的女人,她永远是先把自己搁在那里的年挨个女人。无所畏惧,所以无私。起先出于自卑,后来边成强悍。

  梅艳芳她的风格至今无人能比,那已经不是简单的包装,而是她个性的一部分。

  梅艳芳玩形象,玩到尽。最烈的红涂到唇上,要黑就黑全身,要鲜艳就艳到晃眼,要赶时髦就第一时间染个“小贝头”唱歌唱到全能,最沉郁的,《似水流年》,最疯狂的《冰山大火》最文艺的《床前明月光》最商业的《女人花》没有她不敢唱的。

  梅艳芳她是这样交朋友的。谭咏磷被逼退出奖项,到后台第一个拥抱他哭泣的是梅艳。对裸照的危机,别人打电话安慰,梅艳芳达电话组织演义界抗议,跳上台痛斥不良媒体对艺人的伤害。许志安,草蜢还未成名时,她就常带着他们演出,有我就有他们……在她眼中,朋友绝对是自己人,不计回报。

  梅艳芳关锦鹏导演大概是最了解心疼她的人,为她结了“胭脂扣”。一个为爱而死的女人,不问结果先吞下鸦片,被临阵逃脱的心上人辜负,变鬼也继续端庄下无去。幽怨的平淡,隔世的温暖,善良得近乎傻。但,有着不屈的力量。问她:“你那时的百变造型都是怎么想出来的?”她的回答出人意料:“因为我丑,所以要做怪,要特别才能让人记住。”年少就跟着姐姐出来唱歌的女孩,在登上新秀大赛舞台前,一定被人说过丑吧,不论是怎样的语气都是成年以后弥补不了的痛吧。早期梅艳芳的鲜艳里有种真正的冷,带着决裂的气味,这个女人好象随时可以把美丽甩掉。在“烈艳红唇”的年代,虚张声势的美丽是借来的。

  梅艳芳有这样一种人,看上去很江湖,但换不去单纯的底子;还有一种人,潜意识里就是人群的核心,即便表露得再多的再的谦卑和宽容,依然头角峥嵘。

  梅艳芳她经历的挫折不比任何人少。唱片界的十几年沉浮兴衰,致爱亲朋一个个离开,早前吸毒纹身的谣言,总是被传爱上谁,暗恋谁,最后还要被恶疾的黑手抓住生命的期限。但,这个瘦弱的女人没有退缩,从没有回避过,甚至没有抱怨过。外间看到的永远都是她最光彩的一面,笑得那么宽容,仿佛她生下来就是引导你照顾你的人,就是可以为你当表率,带你们快乐的人。每次的赈灾义演一定有她,演艺协会的领袖里也有她,台上台下,她都是核心。义气,这个很少用在女人身上的词,却是她的标签。广告图

  梅艳芳19岁的阿梅到唱片公司面试,人家问她唱了多长时间歌了?意料中的答案因该是几个月,或者一年,没想到,她一开口就是“十几年了”面试的人吓了一跳,忙抬起头看了一下这张很年轻的脸。4岁半就开始学唱歌,练唱歌,登台表演,上学了,就晚上唱。在她成百上千的歌曲中,无意中在出租车上带着耳机听上一次《床前明月光》她的声音如此丰富,或许不是最纯净的,但却是最真诚地袒露了许多感情。★百变歌后1982年,她以一曲《风的季节》夺得第一届香港新秀歌唱大赛(现名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冠军,著名作曲家黄沾给了满分,顾嘉辉则以艺术无满分为由硬扣一分,媒体报道“分数胜亚军几条街”。就这样,19岁的梅艳芳崭露头角,不久后便签约当时的唱片业巨头华星唱片公司,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心债》,正式踏入歌坛,登上“香港电台中文金曲榜”冠军位置及“IFPI香港唱片年会新人奖”。

  梅艳芳1983年,梅艳芳推出第二张唱片《赤色梅艳芳》,其中主打《赤的疑惑》一炮而红,唱片也拿下五白金销量,在东京音乐节上获得亚洲特别奖,成为备受瞩目的乐坛新星。

  梅艳芳20世纪80年代,以粤语为主的香港本土音乐迎来黄金时期。梅艳芳在粤语歌坛的华丽盛世大红大紫,舞台形象从早期的一反传统到后期的高贵华丽,期间不断创新求变,凭借精湛的歌艺、多变的装束、夸张的浓妆和大胆的表演,引领粤港地区一个时代的潮流,开启了华语流行乐坛“百变形象”的先河。1984年,推出唱片《飞跃舞台》,与上张专辑相比,这张专辑少了三十年代的哀怨而多了八十代的时尚。

  梅艳芳1985年,推出唱片《似水流年》,服装设计师刘培基把梅艳芳包装成“男儿汉”,西装加上墨镜和宽垫肩给人以豪迈的感觉,一举打破了传统女性的温婉形象,给香港大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主打歌《似水流年》由世界著名音乐家喜多郎作曲,是梅艳芳音乐生涯中最经典的粤语歌之一;12月,梅艳芳在香港红馆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

  梅艳芳1986年,推出《妖女》,《坏女孩》和《妖女》是梅艳芳早期前卫叛逆的两个经典形象,随后的《似火探戈》、《烈焰红唇》、《淑女》、《梦姬》等前卫的女性形象,正是《坏女孩》和《妖女》的变奏和延续;《坏女孩》获“十大劲歌金曲”,《蔓珠莎华》获“第八届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劲歌金曲榜

  梅艳芳1986-1987跨年,梅艳芳在香港红馆创下连开二十八场演唱会的纪录,赢得“梅廿八”的称号。1988年,梅艳芳推出专辑《梦里共醉》,形象一改之前时尚性感造型,而是走三、四十年代的复古路线。同年,梅艳芳以唯一亚洲女歌手身份受邀至韩国汉城奥运会参加“奥运前奏大汇演”,与美国著名女歌手珍妮杰克逊同台演出。

  梅艳芳1990年,梅艳芳在香港连开三十场个人演唱会,随之而来的“梅三十”称号将其事业推向一个巅峰,稳坐香港乐坛“最受欢迎女歌星”宝座五年之久(1985-1989)。

  梅艳芳此外,她在1987-1989连续三年于同一年夺得电影最佳女主角及音乐最受欢迎女歌星奖。梅艳芳的歌艺不止有风格,而且有性格,还有香港六十年代沧桑的人格。梅艳芳的音线铭烙了荔园的灯光、旧楼的檐影、陋巷的幽深,香港的一个贫穷时世,在梅艳芳的歌声裏浓郁成一线令人难忘的孤绝。

  梅艳芳梅艳芳的歌是不止用耳朵听的,还用一颗心细细地观赏。她的声音泣血,如怨如诉,将身世冲成一杯红酒,令香港人在酒精裏,如醉如痴,也阅读着自己的故事。

  梅艳芳梅艳芳歌曲的感人之处,是这一份独特的共鸣。正如唐涤生的歌词隐隐幻影着唐宋,当唐涤生逝世,也带走了一台余韵,梅艳芳之死,也令一个卖艺的江湖香港熄灭了遍地的灯光。

  梅艳芳1990年,公开宣布退出竞夺音乐奖项(其后所获均为音乐致敬荣誉)。1991年初梅艳芳在推出自己的首张国语专辑《亲密爱人》后决定暂别舞台,并举行了“告别舞台演唱会”,共开30场,场场爆满,她与歌迷在这次演唱会中都显得难舍难离,场面非常感人。

  梅艳芳举办告别演唱会之前,梅艳芳有如下自述:“我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很复杂,也很简单。爸爸早就去世了,我是妈妈一手带大的。妈妈要去工作,13岁的哥哥,要去当学徒,两三岁的我只好和姐姐呆在家里。后来妈妈开了一间艺术学校,请来一些教音乐。我常在一边听,学会了很多歌。不久我拜了一个师傅,他常带我到处去唱歌,荔园,游乐场很多地方都去过了。我小时候只知道什么叫做舞台,什么叫做唱歌,其他的就很少接触,也很少读书。我们演戏时常有一些流氓阿飞来捣乱,有一次我们被人调戏,有一个叔叔帮我们解了围,我们非常感激他。从此他经常在我家出入,并开始追求我妈妈,妈妈后来答应了他。没想到恶梦竟从此开始,他原已有一个家庭,脾气又不好。在他与我们生活的十年间,我觉得好象生活在抵狱里一样。没有自由,衣食住行得不到照顾。他还每天出言侮辱我们说什么:“将来你们有本事做歌星吗?到庙街接客啦!”我们自卑感很重,我妈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常拿我们当出气筒。直到18岁逃脱这个悲剧家庭,独立生活之后才渐渐顺利。

  梅艳芳梅艳芳出生单亲家庭,有童年阴影。少年挨过,穷串歌厅卖艺,真正见识过江湖险恶。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众多香港青年一样,有急需逃避的过去,有出人头地的渴望。除了一个梦想,一股气力。和一点亲情之外,便一无所有。若然成功,是运气机会与努力的结合。相反,失败挫折也是非常自然合情合理的事。因为来处是同一方向,对未来有同样的目标,梅艳芳和香港社会没有隔离感。正因为这点贴近感,旁观梅艳芳从新扎师妹阿梅,到天皇巨星梅姐,到笑看风云的梅姑。看着她从默默无闻,做到风生水起。从小艺人做到大姐大,一笔一画的在娱乐封神榜上写下自己的性氏,无数观众有感同身受的光荣。比起那些世家出生背景的艺人来,她的奋斗和成功显的格外真切的有说服力。可以说19岁正式出道成为公众人物,她就开始一路陪伴着香港人走过悲欢交织的创业历史,她的成功树立了一个有血有肉务实进取上进的正面榜样,给了无数营营役役的小人物在奋斗之余仰望的空间。1994年,举行“感激歌迷演唱会”复出歌坛。1994年,梅艳芳推出唱片《是这样的》,中性帅气的造型英气逼人,此时的她无论是事业成就还是个人气质,都展现出“乐坛大姐大”的风范。至此,梅艳芳过往专辑销量累计突破一千万张。此后,她又一连推出了《镜花水月》、《女人花》、《床前明月光》等专辑,形象依然突破多变,歌曲风格多样。其中《女人花》和《一生爱你千百回》等歌曲成为梅艳芳国语歌的经典代表。“中国风”歌曲《床前明月光》则是梅艳芳在新领域的一次尝试,配合其魅力四射的独舞演绎,充盈着浓厚的文艺气息。

  梅艳芳1998年,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成为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1999年初,梅艳芳受邀至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

  梅艳芳进入新世纪后,梅艳芳不再活跃一线,却更加积极致力于大中华演艺事业的交流合作以及提携后辈。2002年为纪念加盟乐坛二十周年,梅艳芳倾力制作音乐大碟《with》,当中收录她与十一位好友合唱的歌曲。同年举行纪念入行的世界巡回演唱会(极梦幻演唱会),由于当年内地解禁,梅艳芳提出在京沪两地开唱的请求,最终只获准上海一场,亦成为梅艳芳人生中唯一一场粤语地区以外的内地演唱会。

  梅艳芳2003年初,外界不断传出梅艳芳身体欠恙的消息,同年11月,身患癌症的梅艳芳带病踏上红馆舞台,举行了人生最后的演唱会。2003年底,获得两项中国歌坛的致敬荣誉——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和中国原创歌曲奖“杰出贡献奖”,成为第一位获得中国国家级音乐艺术成就奖的香港歌手。

  梅艳芳2004年初,MTV亚洲大奖和音乐风云榜追颁梅艳芳致敬荣誉,赞扬了这位亚洲天后奉献音乐的一生。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梅艳芳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292场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童年时的阿梅,当然也拥有一般孩子所具有的傻气和天真。她曾回忆说:“记得小时候生活实在过得太苦了,故此我会为储蓄了一大段时间后,买来一双自己心爱的鞋而乐的捧的新皮鞋入睡做一个甜甜的梦。”由于母亲要独立支持一个家,供养我们四兄弟姐妹,家境是挺困难的。故此有时母亲买了点什么小礼物给自己,就会雀跃不已。那时的我绝不懂得礼物的价值或喜好,我……我就是珍惜母亲给我那一点点的心意,我会把那些小礼物保存许多,许多年,直至真的破烂得不可再保存。

  梅艳芳小时候她只知道要登台,才能过活。她不知道什么叫做钱,因为从来没有钱过手。她只听见妈妈说:“今天才能收到那么少钱,都不够替你们做歌衫。”她不敢问妈妈收到多少钱,她怕妈妈又说她们是亏本货。

  梅艳芳阿梅生来就瘦,成年后高挑的她仍只有100磅。但自小搀嘴,小时候她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她那时家住旺脚,对面是著名的皇上皇烧腊及冰激淋食品店。小小的阿梅没吃过鸡腿没吃过冰激淋,心里老在想有什么方法可以买到一只烧鸡?每天经过冰激淋摊子上面有一个塑胶型冰激淋摊子,她会看得口水直流,真想一口咬下去。第一次妈妈发零用钱,阿梅已经八九岁啦,她有一只心爱的小猪储存罐储蓄罐,储蓄了很久终于打开了,妈妈说你用不着那么多钱便七除八扣,说先放在我这。她心中委屈唉!:“妈妈克扣人工。”但不敢讲,只拿着那五块钱买了一只梦寐以求的烧鸡。捧着闻着那诱人的香气半天舍不得吃。

  梅艳芳梅艳芳有一首歌唱得坦白:“惟独是天资国色不可一世,天生我高贵艳丽到底,颠倒众生,吹灰不费得我艳与天奇。”自负但写实,梅艳芳1963-2003,走过四十年,真正是艳丽到底的一生。说到天资国色的女演员,娱乐圈从来就不缺少。从二十岁到四十岁梅艳芳从来就不是最悦人眼目的那个,但她真正美出了一种力度,有理由不可一世,有能力颠倒众生,有天分创造潮流,所以她真正的有资格寄望艳与天齐。

  梅艳芳和郑裕玲一样,梅艳芳是真正代表香港气质的女人。在她们身上草根性和都市感参差互现。可以杀伐决断,也可以玉碎低回。可以扮贵妇,可以扮农妇,可以扮泼妇,全看剧情需要。极高的可塑性,暗和着这座城市的某种精神特质。☆百变影后2005年UA院线公布近二十年香港票房数据,梅艳芳位列香港女演员第三位。至2008年7月,在香港地区票房TOP50中,梅艳芳出演的电影有四部。1985年,初出茅庐的一部《缘分》即让她获得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1985缘分梅艳芳首次绽放演技,同名歌曲也大为走红。

  梅艳芳电影截图这是一场利用新式交通工具地下铁的缘份游戏,主人公们步入不同列车,考验对方和自己能否有缘份再见。1987一屋两妻

  梅艳芳电影截图舞台演员阿信离婚后即与情人百佳同居,前妻惠康因生意失败不得不回来居住,一屋两妻,于是闹出了不少笑话。梅艳芳把百佳演地天真可爱,尤其是撒娇的时候。1988年,一部《胭脂扣》轰动香港,该片在当届香港金像奖上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至今被列为香港电影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之一。梅艳芳一举拿下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自此成为第一位既是“歌后”又是“影后”的香港女艺人,并逐渐成长为歌坛和影坛的双栖巨星。1988胭脂扣如花红牌妓女如花和十二少的跨越五十年、阴阳相隔的生死爱情,表达了做鬼也要问个明白的执着,以及对男人背弃情义的批判。梅艳芳凄婉哀怨的演出令电影增色不少,得奖是实至名归。

  梅艳芳电影截图《胭脂扣》是《茶花女》的香港版,如花应当遇见小仲马,她是天性未泯的风尘女子,他是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子,这样一对才不会将爱情诠释成逢场作戏。十二少毕竟久经风月场,他的真心有几成,连阅人无数的如花都不放心,才在酒里加了安眠药哄着、逼着她吞鸦片,他们的自杀行为玷污了殉情这个壮烈的词,殉情是心甘情愿万劫不复的笃定,如花和十二少不过是骑虎难下。到底,她是爱他的,爱他的柔情蜜意英俊风流,当爱走到绝路时,他生出怯意,她一半因着爱,一半因着不甘心,才设下一个局,这是一局豪赌,赌注是性命,以死来证明爱。爱是怀疑,一个人太令人放心了,大约就成了柴米油盐的伴侣,亲情大于爱情了。但凡爱,没有放心这一说,爱一个人就会身不由己的患得患失,忐忑不安提心吊胆,含在嘴里怕吞了,捧在掌心怕摔了。后来如花还是赌输了,十二少活下来了,他原本就没有以死殉情的坚决,配合她演了一场戏,她假戏真做,他迷途知返。

  梅艳芳电影截图如果她不回来寻找真相,输得不会如此惨,还可以抱着一个美好的幻想再世为人,只怪她总是不放心,惦记着要回来找他,终于让她看见了老态龙钟面目全非的他,这是上苍对痴情人的惩罚,爱足七分已经够了,十全十美的爱是一个幌子,真相总是骇人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53年的等待,风尘女子与落魄公子的情爱故事:故事的拍摄手法很有意思,来回插叙,最后渲染凄凉颇老套,总体较佳。

  梅艳芳电影截图想象不出还能有谁比梅艳芳更适合演如花,那种烟花女子的伶俐,薄柳之姿的媚意,生的苗条纤瘦,造成红颜薄命的幻觉。她是很适合穿旗袍的女子,身段修长单薄,抹着大红的胭脂,靠在门上斜斜一个飞眼,就是一个好故事的开头,后来见她穿男式长大衣,为其玉树临风的样子心折。也没有人比张国荣更适合演十二少,一低头一皱眉的优雅忧伤,一转身一抬眼的万种风情。他们的爱,只有开始那段最美好,无论多么浓烈的胭脂,总会褪色成斑驳的流年,谁都挡不住,唯有爱,是心中的谜团,一直一直怀疑着,惦记着。1989英雄本色3夕阳如歌徐克将时代背景拉回沦陷前的越南,阿强去救助阿民一家,幸得一女子相援手,三人之间也有一段微妙感情发生。经典的乱世女英雄形象,主题歌风靡一时。

  梅艳芳电影截图也许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英雄本色系列中1与2是最优秀的,3似乎与前面两部关系不大。但英雄本色3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说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其实是因为很多人看不懂这部电影背后深刻的历史背景。也许你不知道东南亚赤化后,那些靠一生的努力而获得一间店铺而求生活的西贡瑅岸华侨,在南越变色后被莫名其妙的冠上资产买办的大名,抄家问斩的那段惨痛历史。也许你亦不知道,那些难胞投奔怒海,颠沛流离,为的是寻求做人的尊严,为的是呼吸自由的空气.....片中那段西贡沦陷,南越变色,难民涌向机场逃命的的场面令我百感交集,令我想起了南越变色后,越共清算华侨财产(华侨在西贡多以经商为业属于“资产阶级”)而让百万华侨,家破人亡,为求生存投奔怒海的一幕幕......而仍留在南越的难胞们,被没收家产发配劳改,命贱如蚁的悲惨生活。徐克,钟丽缇都是越南华人,也许只有他们才会对这样的电影了解深刻一些。1990乱世儿女

  梅艳芳电影截图革命党人宋家璧,回国追查捐款下落,重遇旧日恋人大虎,与婷婷发生三角关系,最后发现罪魁祸首是她的契爷。文武兼备的大家闺秀,亲自上阵功架十足。1990富贵兵团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yvxw.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