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历史上那些活得长的厉害皇帝_华娱:导演只想省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7章 历史上那些活得长的厉害皇帝

第(1/3)页

《朱楼》首日在消费频道上架了四集。

周墨和刘施施一口气看完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十一点。

周墨伸了个懒腰,感觉有些疲惫。

看了眼身旁的刘施施,同样也是一幅困倦的模样。

“瞌睡了?”

“有点。”刘施施打了个哈欠:“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精神压力大,一到中午和晚上就容易瞌睡。”

“可能是面食吃多了吧。”周墨的视线落在桌上的零食袋上。

刘施施最近屯了很多小麻花之类的零食,各种各样的口味都有,而且味道相当不错,吃起来很过瘾。

就这几个小时的功夫,俩人陆续往嘴里塞了估计有一斤多的小麻花。

刘施施看着小零食,有些不舍。

演员对饮食的控制真的很严格,每天摄入的东西都有严格计算,特别是某些时期,吃的东西简直就是魔鬼料理。

她也就是最近没有片约,才放纵了一把。

“好不容易才放一回假,我不想继续戒碳啊。”

“那就休息呗。”周墨随口说道

减肥这种事情。

吃饱睡足了才有力气减肥嘛。

刘施施犹豫了一下,摇摇头,然后又打了一个哈欠。

“不行,我还不想睡。”

周墨见状有些好笑。

“眼里都流泪了,还是休息吧。”

“作为夜猫子星人,熬夜是每天必须进行的活动,熬夜的快乐越想睡觉的时候越强烈。”

刘施施坚持摇头,又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开始浏览各大平台有关《朱楼》的讨论。

晚上十一点多,还是网民们嗨皮的时间。

无数夜猫子受在屏幕前,不断交流着有关《朱楼》的信息。

目前,被交流最多的话题只有一个:
对后续剧情的推测。

“之前在第二集播放完毕,有观众猜测太子和皇帝的矛盾更大,和太上皇的关系更亲近,现在这个猜测被推翻了,皇帝明显更看重太子,对太子的处理明面上是惩戒,实际上却让太子的权力得到了充足的增长。

太上皇是坚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支持者,但是他心目中的嫡长子继承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前太子。

如今前太子死了,那他的儿子就是嫡长子继承人制度下的有一个继承人。

所以,太上皇才会直接下令,要求郡王也进入六部理事。”

以上的内容,是一个常年追周墨作品的老粉发出来的。

这个粉丝从《朱楼》第一次公布消息就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山河公司公布的信息,周墨在进行《朱楼》直播试镜的时候所透露出来的角色人设,以及《朱楼》几部宣传片中所展现出来的剧情。

在该粉丝发出来的帖子中,他把所有信息串在了一起,最终得出来了一个结论:
“太上皇,可能是第三集中“天子德行不足”事件的幕后推手。”

“明面上,‘德行不足’一事是大臣联合起来对皇帝的一次施压。

但无论是左右丞相,还是左都御史听闻这件事情的时候,脸上都冒出了明显的惊讶。

更何况,左都御史作为清官,本身就支持惩罚巡抚,他不支持的只是太子直接下令杀人。

而能在整个京城掀起动静的人,除了这几个人之外,就只剩下住在深宫里吃斋念佛的太上皇了。

而我猜测,太上皇这般做的目的,最大可能是为了送郡王入六部,顺带着压制皇帝和太子的威望”

一大通分析,图文夹杂,条理清晰,刘施施很快就看得入了迷,反复看了两遍之后,她发现这个粉丝说的内容和《朱楼》的剧本居然相差无几,唯一猜错的地方在于:
太上皇此番作为并不只是为了压制皇帝和太子,而是连朝臣也一起算了进去,逼着皇帝和大臣之间起矛盾。

周墨在塑造太上皇这个角色的时候,参考了历史上好几位很出名的长寿皇帝。

比如说汉武帝刘彻,唐玄宗李隆基,清圣祖康熙。

这几个皇帝有一些共同点,年轻的时候雄才大略,战斗力都相当强悍;不如老年的时候都开始大兴土木,极尽奢华;并且都和自己的儿子发生过剧烈的矛盾,以至于儿子不是被废,就是直接死亡。

特别是汉武帝刘彻,这位在和太子刘据发生冲突,以及刘据死后的一些操作,被周墨修改之后写进了太上皇这个角色的经历上——

刘彻在和刘据因为“巫蛊之祸”发生了剧烈矛盾,太子起兵失败后自杀,汉武帝当时下令杀了一批太子的支持者。

理由很简单,就是“谁让你们这帮人支持太子的?”

灭族!

统统灭族!

但是没过多久,刘彻查明“巫蛊”一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自己是“被坑了,无辜的”。

同时,他又特别怀念太子,经常想起自己曾经和刘据父子两人十分亲近的过去,于是就建造了个“思子宫”,用以怀念太子和自己的两个孙子。

除此之外,他下令斩杀了一批当年参与镇压太子的臣子。

理由依旧很简单,就是“谁让你们参与追杀太子,并且把他逼死的?”

灭族!

统统灭族!

一众被刘彻砍死的大臣中,有个比较典型例子是一名叫做任安的北军统帅,他在太子造反的时候,接到了太子调兵的要求,最终却选择了按兵不动,既没有支持太子,事后也没有参与对太子的追捕,但是同样也被刘彻下令给砍了脑袋。

为啥?

刘彻说了:“你身为臣子,太子下令让你调动军队你居然敢不动?一看就是个不忠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yvxw.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