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回京之日_红楼:我是贾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1章 回京之日

第(2/3)页

,仔细看看贾琏的样子,叹息道:“黑了,瘦了,这些年没少吃苦!”

    “比不得陛下坐镇中枢,劳神费心之苦。”贾琏一句话,又戳中了承辉帝的酸楚开关。心头顿时百味杂陈,难以平静。

    “离京数年,家里人都惦记着你,还有几天就过年了,朕见到你一切都好也就安心了,你赶紧回家去吧。别叫家人多等。”

    君臣二人这一面见的,就是承辉帝单纯的想见到贾琏一切都好好的。

    贾琏再次叩首告退,承辉帝站在门口目送远去,回头时不禁觉得脸上湿热,抬手擦了擦,自嘲的笑道:“朕老了,竟多愁善感。”

    裘世安在一旁低声道:“圣人,奴婢在城门口候着,见了贾公,说陛下在等着见,他便丢下一切,跟着奴婢立刻进宫。奴婢观贾公待圣人如父,心里忍不住为圣人高兴。哎呀,坏了,贾公送了好些礼物,还在后头呢。奴婢要去宫门口盯着。”

    承辉帝听了哈哈大笑,摆摆手示意他去忙。过去三年多,贾琏不在京城,承辉帝总算体会到了,有的人不在跟前时,你才发现他的重要性。

    束手无策的央行烂账,贾琏解决起来都很顺滑。当然了,前提是他手里有像样的牌。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石景山那边能有一个巨大的优质铁矿呢?谁能想到,他能在塘沽那边找到优质的煤矿呢?

    后续的开发,还是要多听听贾琏的意思,内阁那边,可以做一些妥协。

    贾琏没有直接出宫,而是先去了内阁。

    张庭恩这边早就知道他进宫了,听到门口的声音,也不矫情,起身露出笑容,看着贾琏站门口探头。

    这熟悉的姿势,张庭恩瞬间乐了:“竖子,都是正二品大员了,还没点样子。”

    “在别人面前,学生自然是要端着朝廷大员的架子,在恩师跟前还端着,那多累啊。”贾琏笑嘻嘻的进来,张庭恩看着他,心内感慨良多。

    落座之后,张庭恩迫不及待的开口:“塘沽的煤矿好说,毕竟比较远,石景山的铁矿,内阁不好让步。”

    师徒二人很有默契,说话非常的直接。

    “无论如何,央行一千万元的烂账没收回,就两块地和一堆欠条,学生所为,不过给朝廷留下点颜面。现在内阁与陛下的争执意义不大,关键还是后续的开发。别到时候石景山练出来的钢,价格上比好几千里外运来的苏钢贵,那才是个笑话。”

    这个是一定要提醒的,成本的控制。

    张庭恩听明白了贾琏的意思,仅仅是工人和建厂的成本其实占比不高的,贾琏怕的是,明明一文钱一块的砖头,账面上记的是三文五文,甚至更高。还有就是工程款,这些也都是官营企业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嗯,你说的对,为师还想着,是不是跟研发厅那边先拉拉关系,保证今后产出的钢材能有个保底的销路。”张庭恩看似在说笑,实则是当真。

    贾琏听了忍不住叹息道:“我的恩师诶,您就别操这个心了。这钢厂要是官营,能不能竞争的过遵化铁厂都不知道呢。”

    张庭恩听着微微皱眉:“怎么,你反对官营?”

    贾琏摇摇头:“那不能,学生是官营最坚定的支持者,问题是,铁厂这一类民间已经成规模的产业,官营企业如果不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生产说性能更优质的钢材,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只是生产普通钢材,很难与民营企业竞争。所以啊,两条退走路,一个是加大研发投入,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一个是官督商办,但如何经营,作为监督的一方,只要监督好账目就行,生产经营,绝对不允许插手。”

    “你等一下,为师记性不如以前了,你先写下来。”张庭恩抬手招呼,贾琏坐下,提笔写下一些纲要。

    “你说的技术突破是怎么回事?”张庭恩看着贾琏在写,忍不住提问。

    贾琏停下笑道:“举个例子,弹簧钢板,用于马车减震的,西洋已经有先例,但在学生看来还不成熟,所以委托研发厅的技术部门,进行了一些相关的实验。一方面在质量上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其他金属,冶炼合金钢,另一个就是在结构上,以前都是一块钢板,现在能不能多叠加几块呢?年前,学生收到了拉瓦锡先生信,在他和夫人的帮助下,解决了新钢材的配比问题。”

    “你的意思,如果新铁厂官营,以这种新技术入股?还是让官方买断新技术?”

    “这个可以商量,学生只是不想如此优质的资源浪费了,生产上无法匹配巨大的投入。”贾琏没明说,指的还是央行的问题。看似是李元的问题,内阁作为股东,派除的监督人员就没责任么?不但有,还不小。只不过承辉帝出于对李元的失望吸引了注意力,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贾琏则不然,他很清楚央行的结构,甚至内阁在央行出事的问题上,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们派出的监督人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yvxw.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