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9章 食邑
第(2/3)页
年那个赌徒是被冤枉的。真正作案的人是打行的一个头目,他收了宋掌柜的钱,制造了一起抢劫案,然后冤枉了那个半夜路过的赌徒。具体怎么冤枉的,告示上也写的很清楚,就是给人敲闷棍,打晕之后布置了凶案现场。人被送到知府衙门,判的那叫一个快。为啥啊?因为知府在这家商行里拿一成的干股,每个半年分红一次。
而打行的人被一锅端之后,那个作案的头目为了活命,交代了这起案情。
告示传开之后,好些被请托的人,立刻缩回去了。人家钦差是查出了命案,不是针对某个群体。
但后续的发展,“贤达”们发现有点不对劲了,你抓宋掌柜就算了,为何要抓宋氏的族长啊?
宋氏族长是次日一早被抓的,当兵的为了驱赶被煽动阻拦的百姓,开枪打死了两条恶犬。还有七八个死硬分子,被当兵的拿枪托砸的头破血流。
这一下,地方“贤达”都慌了,赶紧凑一起商量对策,今天可以抓宋氏的族长,明天是不是能抓林氏的、沈氏的族长?
现在最要命的是无法煽动百姓闹事了,因为神机镇的兵在抓人之后,立刻全城张贴了告示,说明宋氏的族长为何被抓。
罪名不小,因为手里有好几条人命。案子的真相说出来令人毛骨悚然。百姓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三个月前,城里一个俊俏的寡妇上吊死了的案子。真相是宋族长看上人家媳妇了,派人勾引他男人喝酒,喝醉后趁他过桥时,给人推下了水。还有一个案子,半年前,为了三亩桑田,宋族长指示打行的人,装扮成水匪,杀了人一家十三口。还有一个失踪案,就因为一个同村的老头倚老卖老,跟宋族长吵架骂了难听话,他便派人趁老头挑担子进城的路上,给人害了埋野地里。就这些都是时间不远的案子,被查出来了,还有多少案子,还在调查中。
说实话,所谓的“贤达”们,对宋氏的底子还是很清楚的,宋氏能在苏州有一席之地,靠的是举全族之力,供养读书人。三十年来,出过一个进士,三个举人。这就很不得了了,要知道这是苏州。那位进士还在福建做官呢。
族里出了举人和进士之后,整个家族都跟着进步了,进入了快速扩张期。期间做过多少违法乱纪的事情,谁能说的清楚呢?
贤达”们显得很无力,也很慌张。这些对于普通人而言不得了的大户家主,谁的手上没过手几条人命的嫌疑?大户在兼并小户的过程中,怎么会手上干干净净的?说的难听一点,坑蒙拐骗都是良善之辈了。
宋氏的案子,算是给苏州百姓开了眼了。往日里,人们看到的是修桥铺路,灾年施粥的宋氏,现在看见的是宋氏地基下的累累白骨。
“沈兄,不能再有下一个了!”林氏负责经商的族人说了一句,众人纷纷把目光聚焦过来。
“对啊,你那侄儿能在钦差跟前说的上话,不妨问一问,到底要干啥啊?”
众人纷纷抓住沈大伯不放,如同落水的老鼠抓住了救命稻草。
对此沈大伯也很无奈啊,双手一摊,苦着脸道:“不是带过话么?后续让他打问消息,也没个说法。要不,多叫上一些人,给钦差大人送一张帖子,请他老人家赴宴。”
“这能行么?钦差刚到的第一天,我们可就是送了帖子的,那次人不少了,百十号呢。”
“再试试看吧。”
“贤达”们是真的没法子的,这个钦差太不上道了。不给苏州父老的面子就算了,你连退休官员的面子都不给么?
一群人说着话,有人忍不住破口大骂:“都怪那个对孙相使阴招的乌龟王八蛋,就是他把贾琏给招到江南来了。”
“不要乱讲啊!老兄,慎言啊!”
一群人什么都没商量出来,最后还想让退休了的前任礼部侍郎的董老出面请贾琏出来,没想到人家没来,沈大伯等人找上门时已经出门访友去了。这位董老还真是个人精,苏州打行被端掉的第二天,他就出远门,直接奔着杭州去了。
沈大伯等几个素有“威望”的人互相看看,没人愿意当出头鸟,各自散去。
回到家里,沈大伯就告诉身边的人,他生病了,访客一概不见。
都特么的往回缩,指望别人当出头的椽子,当我傻啊?
沈岩得知大伯“生病”了,立刻来看望他,沈大伯对着沈岩再三交代:“那贾琏位高权重,手握重兵,江南巡抚、总兵被他一纸弹劾被罢免,就这人还被扣下了。如今他到苏州,我们这些人拿什么跟他对着干?”
沈岩听懂了,只能忍着好奇问一句:“那该如何是好,我沈氏不会也摊上事情吧?”
“沈氏最兴旺的日子,都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如果钦差只是抓命案,苏州地面上沈氏应该没毛病,至少我是不知道。”
言下之意,沈氏最近几十年还算干净,没干特别出格的事情。至少在苏州地面上,沈氏没问题。离开苏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yvxw.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