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事到临头_红楼:我是贾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4章 事到临头

第(2/3)页

还好点,根据以往战绩,贾大人还是愿意守规矩的人。

    民间的流传就有点离谱了,酒后吹牛,血洗江南官场之类的话都有人敢往外说了。

    贾琏直奔江宁总督行辕驻地,本地官员一个都没跟上,都回去各自找路子自救去了。唯独江宁织造跟上了。

    江宁织造不是地方官,准确的说是为皇帝做贡品的皇家企业。这个位子也不归地方上管。

    前任江宁织造是甄家人,现在这位乃是外戚,承辉帝娘家人。

    关于江宁织造有多肥,这里就不多废话了。简单的说一下,即便是个清官,在这个位子上,一年轻松三十万两,换成银元近四十万。

    这位外戚郑养浩,贾琏态度还算客气,毕竟江南官场怎么算账,都算不到他头上。

    行至总督行辕驻地,门口卫兵拦住,柱子上前询问才知道,现在守在这里负责防务的不是总督卫队,而是庞子骏麾下的标兵。

    柱子不敢乱来,赶紧来请示,贾琏听了顿时怒道:“废物,你带的人马是摆设么?让他们滚蛋,谁敢拦着,就地击毙。庞子骏好大的胆子,竟敢软禁孙相,本官要再上一本,弹劾此贼。”

    柱子赶紧回去,一边的魏达咳嗽一声道:“总督卫队因为失职,目前正在接受龙禁尉的调查中。”

    贾琏听了很是无语的扭头盯着魏达道:“魏公,糊涂!即便是安排龙禁尉负责防务,也不该交给巡抚标兵。”

    魏达眼神躲闪,他当初走的太着急了,没顾上解除对总督卫队的审查。主要还是知道这里水太深,缺乏野心和魄力的魏达,选择走为上。

    这么说吧,不是谁都能像贾琏这样,带着精锐士兵来到金陵,做出一副大开杀戒的姿态。

    柱子这边来到大门口,对着巡抚标兵转达贾琏的指示:“各位,本将奉命接管行辕防务,请配合!”

    巡抚标兵这边是一点脾气都没有,负责的参将亲自陪着柱子,接管行辕防务。

    贾琏、魏达、郑养浩则径直入内,看望正在养病的孙化贞。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孙化贞已经能坐起来了,外面通报贾琏来到,孙化贞立刻让丫鬟扶他坐起来。

    管家领着贾琏入内,贾琏进来一眼就看见坐在塌上的孙化贞,嘴不明显的歪了,眼神浑浊,表情略显激动。

    “卑职贾琏,见过孙相。”贾琏上前见礼,孙化贞摆摆手,语调微微含混:“老夫无用,未能达成陛下宏愿,累及不器不能建功立业,罪也。”

    还行,说话还算利索,这让贾琏放心了很多。很多事情亲口说,信息交流要容易多了。

    管家搬来椅子,贾琏与魏达坐下,孙化贞示意余者尽退。

    贾琏低声问:“孙相有何示下?”

    孙化贞连连咳嗽,眼泪都咳出来了,缓了好一阵才顺了气道:“老夫现在后悔,当初还是心慈手软了。老夫的案子不要继续查了,徒费精力,那些人巴不得不器继续追查此案。说起来,老夫在任期间,不过是逼着他们交欠下的税收,就闹的民怨沸腾。”

    贾琏听到这话,忍不住皱眉道:“民怨沸腾?那些民?不交税的人也配自称是民?偷税漏税,欠税抗税,也敢说自己是民?孙相,要我说,江南省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要好好查一查。”

    孙化贞听了微微一愣,浑浊的眼神突然亮了一下:“不知此言何意?”

    贾琏道:“下官给陛下上的奏折里说了,江南的问题,首先是吏治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其他问题无法解决。想要解决江南的吏治问题,以往的手段难以奏效,必须来狠的。为此,下官不但来带了一千精锐,还请旨调神机镇南下,算算日子,应该神机镇应该到徐州了。”

    魏达惊道:“神机镇大举南下,为何事先毫无风声?”

    贾琏道:“神机镇南下的名义清缴沿河匪患,微山湖匪,泰山贼,都是现成的借口。”

    土匪算是几千年一直顽强存在的特色群体了,新中国除外,其他任何时期土匪都无法解决。

    原因很简单,只要活不下去,就一定有人上山落草,铤而走险就是为了活命。这个真是制度问题。

    赶上年初也确实闹了几次匪情,这事情还跟裁撤漕运总督的传闻有关。

    自从海运漕粮之后,南北物流走海运的成本更低,漕运的对于朝廷的重要性大幅度下降了。于是有官员建议,要不要裁漕运道总督呢?

    还有官员直接弹劾漕运总督衙门无能,运河淤积多年清理不利,稍稍雨水不足,漕运便断了。养着好几万人马,一点用都没有。

    有人主张裁撤,就有人反对,借口自然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事情发生在去年下半年,结果去年年底,沿河各处纷纷上报匪患严重,一时间漕标四处出击,平息匪患。问题是,匪患一直没有解决,隔三差五的就报一次。年初还在争论,要不要派遣精锐去清缴沿河匪患,事情的起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yvxw.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