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年去岁来望人归_十四爷与若曦改写步步惊心同人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章 年去岁来望人归

第(1/3)页

  五十八年三月,胤祯抵达西宁,开始指挥作战。

  胤祯刚出征的那段日子是难熬的,我总会要在吩咐沉香去准备给胤祯的夜宵时勐然想起他已出征,倚着软榻看书时以为他会推门而入…,在寒冬之中想起他怀抱及手心的温暖,那一夜夜都反覆看着他为我抽空稍来的书信入睡,原来我的心跟着他一起远行了…心裡的空落原来是这个回事…。

  每每跟着嫡福晋入宫,看着德妃与嫡福晋说着康熙给胤祯送去的赏赐,说着康熙对胤祯的看重的那种欣喜,说着她们对胤祯的担忧,大多时候我总是静静的听着,想着的是跟她们不一样的心事。

  胤祯出征后,康熙对胤祯子女格外照顾。在胤征出征的第一年,康熙亲自操持了他大女儿及弘春、弘明的婚事。大女儿破格封为多罗格格。弘明娶的是嫡福晋兄长罗荫泰之女;成婚前弘明被康熙带至热河,婚期将至时,康熙派出亲卫将弘明护送回京,并亲题匾额、对联送至弘明新房,这一切落在众人的眼裡,是帝王的荣宠抑或是父亲的心意抑或是在安千里之外胤祯的心…。

  我为胤祯开怀却又禁不住对所知的历史烦躁,于是将一颗心又扑到之前的生意跟庄子之上,与其胡思乱想、自怨自艾,不如做一些有用之事。

  现平日除了偶去宫裡给德妃请安、与嫡福晋说说话、就是处理生意上的事。胤祯愈受康熙重视,就是站在风口浪尖上,而玉檀毕竟在御前伺候,如今为了避嫌,虽常入宫,但几乎不去找玉檀,甚至连书信往来也少了。但凡闷了就去找明玉说说话,也能从十爷这裡知道些胤祯在西北的事。

  胤禵出征后,雷厉风行,手段强硬,很快便将数名办事不力的官员参奏罢职,军心为之一振。康熙五十八年,西征大军兵分三路,围逼侵入西藏的策妄阿喇布坦。后者见势不妙,便慌忙率部众逃回原准噶尔领地。

  弘明成婚后,弘暟也不好时时的缠着。弘暟大了些,见了承欢一两次也记住了,有时府裡都折腾遍了就嚷嚷着要去找承欢,哄了几次拗不过他就请了嫡福晋与我一同前往。许是胤祯不在身边的缘故,弘暟对于四爷这个血缘至亲的伯父颇为亲近,而四爷对弘暟也不似对自己亲儿般严肃,甚至于颇为宽容慈爱…。每看弘暟缠着四爷抱他,而四爷抱着他的神情,我总是心惊胆跳,说不出的复杂滋味…。我没有错过四爷在抱着弘暟时,暗暗投向我的眼神…,那其中千丝万缕的深沉,让我无法一一读懂,我也像鸵鸟似不愿意去懂,只当他是与弘暟投缘吧!…如此,六十一年后,或许他与胤祯之间也可多点转圜…。

  五十九年九月胤祯命延信送新封□□喇嘛进藏,在拉萨举行了庄严的坐床仪式。至此,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动的西藏叛乱彻底平定。康熙谕令立碑,命宗室、辅国公阿兰布起草御製碑文,纪念书写大将军王功德之事。

  长达两年的辗转征战,胤祯凭借其出色的外交才华,辅以实际利益,争取到青海蒙古各部落的鼎立支援;他军纪森严,严禁军队扰民、沿途欺诈当地官吏,要求兵士爱惜牲畜、节约粮草,要求军官爱惜兵士。将违反军纪的一品大员都统胡锡图革职查办。胤祯恩威并施的一系列举措让他在青海、西藏、甘肃等西北之地威名远震。

  他战争中的故事从遥远的西北传回紫禁城中;那日我前往十爷府上找明玉说话,正巧看到角落一群ㄚ嬛们吱吱喳喳的围成一团不知说着什麽开心事,见了我赶忙请安,几个忍不住的还偷偷看我,我颇为不解但并未细究的前往明玉的处所,裡头也是隐隐的笑声及惊叹交错传出。一见我进门,明玉身边的几个ㄚ环赶紧欠身行礼,但众人脸上的笑并未退去,我见了,环视了屋裡人一眼,笑着问明玉有什麽趣事,我在明玉身边坐下,她掩嘴一笑靠近我说道:「说着我们大将军王呢!」我一听睁圆了眼睛诧异问道:「说什麽呢!」我见那些ㄚ嬛露出倾慕之色低头不语,沉香看了那些ㄚ嬛却是瞭然一笑,我偏头探究的看了沉香一眼,明玉就这麽看了我许久,才笑嘻嘻的说道:「你不知道,现在京裡的人们,府裡这些个ㄚ头们最大的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yvxw.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